“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会计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4-08-08    浏览次数:

在田间地头丈量青春,在村头巷尾共话振兴。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引领学生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以真才实学服务社会,以青年之智赋能乡村振兴。7月23日至7月25日,会计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活动实践团前往淮南市寿县炎刘镇开展了为期三日的“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实践团队不惧高温,吃住在村,对炎刘镇的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基层治理现状等展开实地调研,在实践中经受锻炼、提升综合能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青春志愿推普行 语润乡村助振兴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会计学院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小队走进炎刘镇船涨学校,开展“青春志愿推普行 语润乡村助振兴”普通话推广活动,面向全校师生推广普通话、增进文化认同感。

在为船涨学校的同学们开展以普通话教育为主题的支教活动中,实践团的团队成员们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根据孩子们的普通话实际掌握情况和接受程度,将教学环节设置得丰富多彩,开展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课堂活动,致力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孩子们的普通话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说好普通话的信心。

活动中,实践团开展了以提升普通话技能为基底的各种趣味教学活动。通过绕口令、诗歌朗诵、情景剧表演和一系列互动游戏,鼓励孩子们积极表达自我,增强自信心;增进了同学们对普通话的理解。同学们纷纷表示,争做普通话的小小推普员。课程中,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阅读中华经典优秀作品,以阅读抒发对祖国的热爱,感受前辈的光辉,植根爱国主义,增强民族认同感;教授声母、韵母、音节和声调,让孩子们了解普通话的基础知识。

活动最后,会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峰代表会计学院向船涨学校的同学们赠送了篮球、足球、文具等文体用品,并勉励同学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

如切如磋促发展 深耕细研共远航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根据团队的活动安排,会计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活动实践团成员党总支副书记李峰、团总支书记陈嵊、部分团员代表和炎刘镇船涨学校部分教师代表开展座谈,大家以炎刘镇船涨学校为引,共同探讨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衔接,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师专业能力的现状、发展所需等,同时听取基层座谈教师的所感所想。未来,会计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活动实践团将持续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脚踏实地,积极发挥地方高校优势,走进基层、走向实践,持续助推地方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实地调研访谈 探寻乡村发展新路径

团队成员们不畏酷暑来到炎刘镇圣井村,通过在村中走访调研当地村民、工作人员等,了解到了炎刘镇圣井村以“土地流转新模式”促进乡村振兴模式的具体措施。实践团队基于圣井村的实际情况,结合党史国情、法律普及、暑期安全等乡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实地宣讲方式,开展了党史宣讲、法治宣讲和防溺水宣讲等微宣讲活动。在圣井村村部,实践团全体成员听取了村党委领导关于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的新路径的介绍。在与各群体访谈交流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们惊叹于乡村的旧貌新颜,用认真的态度和专业的精神,仔细记录着乡村的发展和变化,收集宝贵的数据和信息。每一份问卷的填写,每一次深入的访谈,都凝聚着团队对乡村发展的关注与思考。

凝聚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会计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活动实践团未来将继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将青春绽放在乡村沃野的各个角落,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贡献青年力量。(撰稿:陈嵊 审核:赵艳)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