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级重点建设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发布时间: 2009-12-23 浏览次数:

一、简表

专业名称

应用电子技术

专业代码

590202

学科门类或专业大类

电子信息

本专业设置时间

2000

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

300

首届毕业生时间

2003

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

224

拟申报专业建设类型

重点建设专业

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王家龙

 

出生年月

1965.12

   

学士

 

本科

所学专业

物理

毕业院校

浙江大学

 

讲师

   

教研室主任

联系电话

  办公: 0551-5659216                  手机: 13856908602              

电子信箱

Wjl.601@163.com

邮政编码

230041

 


二、建设目标、思路、方案及成果预测

 

(一)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旨在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省级示范性专业,成为省内本专业实用性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为我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发展和电子类企业质量检验、检测队伍的发展壮大作出新的贡献。

一个专业的建设,最终的目的是要以就业为导向,在长期的调研过程中,逐步探索和改革以适应社会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专业建设思路。

1) 不断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强教材建设。

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按照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以适应电子电器质量检测工作需要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实用技能为中心,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主导,全系所有相关的专业教师都参与了该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学进程的制定。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以优化教学效果为核心,以促进学生能力提高为宗旨,改革教学方法。

2) 加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每年暑假都安排教师进行暑期充电,注重加强双师素质和骨干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以达到具备较强的师资的目的。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基本建成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结构优化、适应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需要的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

3) 牢固树立产学合作教育的理念,建立健全的产学结合教育工作机制

充分认识“产学结合,校企互动”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人才培养紧密贴近生产一线的重要途径。从专业岗位(群)的调研到岗位技能的剖析,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到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从教学计划的制定到每一门课教学内容的取舍,都坚定不移地和企业电子产品质量检测岗位的需求紧密结合,和企业人力资源部紧密联系。建立了产学结合的长效机制。

4) 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实验(训)室、实训基地的建设

从实践教学的需求出发,兼顾本专业的发展,制定合理的专业实验(训)室的建设规划并全面落实,千方百计的进行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了一批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

 

(二)建设思路和方案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全面推进技能素质教育,初步形成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突出电子电器质量检测专业特色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做法是:

1)深入调研,确定与岗位群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

组成教改小组以课题立项的形式对本专业作广泛的调研。主要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

① 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个职业岗位群体存在?

② 该职业是否适合高职类的大专毕业生?

③ 该职业岗位群的发展前景如何?

根据调研结果,确定岗位群的存在,找到本专业的特征:一般的检测专业注重培养的是学生对设备的“故障个体”的检测能力,而本专业培养对象的岗位能力主要是对电子电器产品“群体”质量的判断能力。最终确定了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政治思想坚定、具有扎实的电子电器质量检测专业理论知识、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优良的工作作风;适应在电子类企业产品质量检验岗位或质量管理岗位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2)按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统一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在取得关于电子电器质量检测岗位(群)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通过对岗位(群)能力需求分析,定义了专业的核心能力为:正确理解、正确执行标准的能力。围绕核心能力将岗位能力分解成四个模块。同时,针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对课程做大跨度的整合,构建了以“电子测量与传感器”、“质量管理与认证”、“电器产品强制认证”三门主干课程为核心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体系,并参照国家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和国家最新标准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3)明显增大实践教学比重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适当。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以够用为标准。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把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模块化,汇集每一个能力模块所需的理论知识点,分配到具体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中,并作重点讲授,对于相关不大的知识点,一般不作讲授,这样压缩大量的理论课时,同时后续课程的理论知识又够用。

4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对青年教师实施传帮带计划,选送青年教师到企业进修;支持和鼓励教师考技师、高级技师并给予奖励;重视聘请高水平的企业或行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5)产学结合

产学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鼓励教师到企业去兼职,及时了解企业的技术发展动态,帮助企业解决技术上的一些问题。

积极聘请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兼顾和任教,引成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及时了解社会与行业的专业变化。

建立与专业对口的实训基地,安排学生分批到企业的生产第一线去顶岗实习。

6)第二课堂活动,师生共同参与

第二课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将学生课余时间吸引到学习和创造中来。为了使第二课堂活动在充分立足自身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开展,除了学生积极参与外,教师的主导作用必不可少。因此,将学生“电子协会”在业务上与应用电子技术教研室挂钩,并且在“教师岗位职责”中明确规定每位教师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指导的工作量。

7)开放部分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学生自身管理能力得到加强后,开放部分实验室,学生可以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到实验室进行试验验证、技能提高、自我创造等活动。为了延长学生的活动时间,将部分实验室在下班时间由学生电子协会管理,供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使用,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也极大地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

 

(三)建设成果预测

在预期的专业建设目标、思路和方案实施的精心准备前提下,我们期望能达到以下几点成果。

1、根据学校专业总体发展规划制订科学可行的本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目标定位为:在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的基础上,经过35年的建设,成为省级示范性专业。
    
    2
、不断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制定结构合理、科学可行的课程体系。体现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的高职高专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特色。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企业共建专业课程,引入企业标准,参照企业的检测报告,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反映先进技术成果和职业岗位新要求。

 3 加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根本,以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技术水平为重点,以充实师资数量为基础,坚持高学历、高职称、低年龄的两高一低人才使用原则,通过引进、培养、激励等多种渠道及措施尽快建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专业配套、数量适当、富有活力、相对稳定,且具有工程技术与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我们计划专业教师中硕士以上的比例达到50%以上,副高以上职称占50%以上,同时加大专业教师中的双师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使专业教师中的双师比例达到90%以上。

   争取到2010年左右能申请到一个省级的科研课题,专业主讲教师每年人均发表论文达到一篇。

    4 牢固树立产学合作教育的理念,建立健全的产学结合教育工作机制。根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知识特点,本专业应选择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合作。建设5个左右的校外实训基地
    5
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实验(训)室、实训基地的建设 。在目前的基础上再建设45个左右的校内实训基地。在已有的应用电子实训室的基础上,计划建立能模拟电子产品质量检测岗位的电器产品安全检测实训室,培养学生电子测量能力的测量分析实训室。

三、基础与改革

3.1 教学基础(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教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评价等内容)

 

1.师资队伍建设和师资教学条件

本专业现有在校生224人,专业教师14人。专业教师队伍数量足够,能充分满足本专业教学的需要。
    
有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曾开办家电维修服务部和开办绿缘有限公司并担任公司的主要技术骨干10余年。教师队伍形成学术梯队,有高级以上职称1人,中级以上职称4人,占35.7%。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主讲教师中年龄35岁以下11人,占78.6%35452人,占14.3%45岁以上1人,占7.1%,形成了年龄结构、职称层次结构和学历层次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学和学术梯队。完全能够胜任本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硕士7人(含在读2人),占50%。绝大多数都是双师素质或骨干教师。

 

2.实训教学条件

1)校内实训条件

根据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的需要,建立了电子技术实验室、电工技术实验室、家电维修实训室和机床实训室。

为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根据实践教学计划的课程开出时间,合理地调配各个实验(训)室的使用时间。实现教学计划安排的实践教学的开出率达到100%。保证实验(训)设备的完好率。

针对学生不重视实践课程,上课不遵守实验室规定,工作作风散漫的一些列情况,从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出发,实施5S管理模式(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和修身(Shitsuke)。这一管理手段实施以后,学生的纪律大为改善,他们更专注地参与实践教学,更加懂得自律,学习效果显著,同时实验(训)场所的杂乱无序的状况大有改观。

为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保证教学质量。所有实验、实训课都按标准化课程教学。即每门课有实验(实训)教学大纲、有适用的实验(实训)教材(或自编的讲义)、有专门的授课计划以及考核要求、标准和形式。

2)校外实训条件

建立了应用电子专业校外安徽省合晶电子有限公司实训基地,该单位2007年开始接待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准毕业班)为期近2个月的实习。在实训基地,确定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实训指导教师,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担任实训教学工作的教师一道对学生在一线的实习和实训进行指导。确保每届学生在该基地见习和实习(实训),促进了职业能力的提高,为锻炼学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他们更快更好的进入社会,投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3.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评价

1)人才培养质量

1)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开设了“基础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基础课,“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专业平台课。学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其中06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通过率在70%以上,计算机应用能力抽测合格率为90%以上。
   
经过系统完整的学习,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达到了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2)职业能力与素质

   1)学生基本素质较高

 我院积极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活动,加强以党建工作为中心的政治思想教育,强调从日常管理到教学活动的全面渗透,全面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注重职业道德的优良品质。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从严治教、从严治学”的方针,采取“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纪律”的方式积极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广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和校园文明氛围的形成,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修养。

2)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身心健康良好

学院与系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参加文艺汇演、学院田径运动会等大型活动。每年的“五四”青年节、国庆、元旦,都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如演讲比赛、征文活动、歌咏大赛、球类竞赛等。

重视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根据《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提高了大学生体育合格成绩达标的水平,加强体能强度、难度训练,以有组织的早操晨练增强课外体育训练的自觉性、主动性;体育达标要求,我专业学生体育达标率近100%;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指导工作,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校园生活,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3)学生专业基本技能良好

本专业从一开始就以技能教育为中心开展教学,专业课程都有配套的实训课程。对于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有关的课程,则对应的实训课完全按照考证标准进行测试。考试结果良好。

4)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科技活动

开展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第二课堂活动,由系部教研室组织本专业05级学生参加了2007年安徽省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参加的四名同学均获得奖项。对于我专业当时实训等条件不高的条件下,指导老师在学院的统一安排下创造条件,带领参赛学生克服困难,获此成绩,实属不易。学院领导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2)社会评价

为了解本专业毕业生在单位的工作表现,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在德、能、勤、绩四方面的总体评价。我系与用人单位及学生也常通过电话沟通联系,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本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较高、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和业务能力较强;对我院人才培养模式、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和独到的教学方法给予很高的评价。

 

3.2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制度、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学习效果评价方式等方面内容)

 

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通过对企业的调研,把握了在质量检验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情况。即具有对电子电器产品进行结构分析、常见故障维修;合理选用与使用检测工具、正确理解与执行标准要求;生产管理、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对这些岗位能力的分析确定了本专业的三门主干课程:质量管理与认证、电子测量与传感器、电器产品安全检测。在主干课程基础上建立了以电子电器质量检测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本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课程:专业技术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及公共基础课。

针对素质培养、实践技能训练与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开设专业选修课,注重学生个性培养。

 

2.实践教学

本专业一直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不断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形成了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较好地满足了培养电子电器质量检测应用型人才目标的要求。从电子电器质量检测岗位能力结构要求出发,设计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我们按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对电子电器质量检测岗位能力结构分析,设计出本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模块,并以此为据,配置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构成了基础能力、电子产品结构分析能力、维修能力、电子产品测量与品质保障能力等六个模块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通过入学教学与军事训练,公共课、专业平台课实验、实训内容以及社会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通过各专业技能课程实验、实训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毕业实习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为了使实践教学内容落到实处,保证良好的效果。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制订了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各门专业课程都有与理论教学大纲配套的实践教学大纲,并对各实践教学内容和时间进行了明确规定,做到集中实践教学与各课程分散实践教学、单元联系与综合练习合理配置、有机联系。

本专业始终把实践教学环节管理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优先安排实践教学水平高、能力强且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或从企业聘用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践课教学。

围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加强职业能力考核,开设了专业综合性实训项目:电器产品安全测试实习。综合性实训要求学生提交详细的实训报告,学生通过综合实训可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是我们非常重视的实践教学环节,根据专业岗位需求准备了多样化的、结合生产实际的毕业设计课题,并安排又丰富工作经验的校内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部分学生还可以到企业边实习边做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做完后,还组织教师进行毕业答辩。在整个毕业设计环节中,我们精心组织、认真监控、严格要求,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有力的训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四、建设保障

4.1学校的支持保障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需求,高等职业教育逐渐的在进行着偏向工科教育的办学理念,学院自上至下都在期望我院由早期的外延扩张向内涵建设快速发展,应用电子专业作为学院的一个成熟的工科专业,理所应当的被院里作为大步发展的专业之一。不管是资金投入还是师资的引入都作为学院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必备措施。学院针对办学理念也出台了一系列偏向于我工科专业的帮扶政策。我们对学院的专业建设的支持及保障措施很有信心。

4.2经费预算表

支出科目

(含配套经费)

金额

()

计算根据及理由

1.

电子产品质量强制任证实验室

30

试验器材价格和数量

2.

家电维修实训室(完善)

5

试验器材价格和数量

3.

通讯设备原理与维修实训室

6

试验器材价格和数量

4.

制冷原理实训室

10

试验器材价格和数量

5.

信号检测试验室

10

试验器材价格和数量

6.

教学设备维修和维护

3

维修价格

7.

 

 

 

8.

 

 

 

合计

64

 

Baidu
sogou